一般俗稱的痣,即謂黑色素細胞痣(melanocyticnevus),痣是痣細胞的聚集,一團一團的聚在一起,可能長在身體的所有部位。黑色素細胞在正常皮膚上都有,平均分散在身體各處。黑色素細胞的功能是製造黑色素,傳佈到幾乎每個表皮細胞,表皮細胞本身不會製造黑色素,可能每20~30個表皮細胞就有一個黑色素細胞,會製造黑色素,傳送到附近的表皮細胞。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痣。大部份的痣是後天的,青春期以後逐一出現。
▎雷射除痣術前須知
1、治療前1週應停止下列事項:停用外用A酸藥膏(因為A酸會干擾皮膚膠原體的生成)。勿施打雷射、磨皮、去角質或其他換膚治療,請勿泡溫泉、使用烤箱或是蒸氣SPA。
2、治療前1個月應停止下列事項:請勿過度日曬、進行日光浴。
3、治療前3個月應停止下列事項:停用口服A酸。4、若有光敏感病史、皮膚病變、免疫力系統異常、懷孕或服用特殊藥物的人,可以先諮詢醫師意見再進行療程安排。
▎痣依照生長在皮膚組織層面的不同,可以分為三種類型:
1.扁平、顏色較淺的接合痣:痣細胞分佈在皮膚組織中的表皮層與真皮層接合處,色澤上分佈均勻,以棕色、深棕色、黑色為主,觸感平坦或略凸起,與周圍正常肌膚顏色界限清楚。
治療方式:痣色素細胞在皮膚表皮層與真皮層交接處,雷射容易去除。
|
 |
 |
2.較大、較深部之真皮痣或複合痣:痣細胞的分佈位置則除了表皮層與真皮層的接合處之外,還深入到真皮層的部份,外表顏色呈現比接合痣還要深沉的暗褐色,觸感上略為突起,或呈現圓凸形。顏色上以膚色、棕色居多。
治療方式:痣色素細胞分佈較深層,會深入真皮層,需較多次療程。
|
 |
 |
3.有惡性變化可能的黑痣真皮痣:真皮痣的痣細胞分佈層面最深,完全深入於真皮層裡面,因為位在真皮層的痣細胞不斷往皮膚表層推擠增生,所以,真皮痣的外表呈明顯的突起丘狀、豆粒狀、垂懸狀,有時痣上還會長出毛髮,外觀顏色以膚色、粉紅色、棕色、黑色。
治療方式:痣色素細胞分佈最深層,深入真皮層,較適合開刀手術去除。
|
 |
(3).png)
▎雷射除痣建議次數
依個人需求及情況量身訂做。
為避免治療深度過深而造成疤痕,雷射除痣通常需要2次以上的治療,將黑痣層層燒除。
治療的次數絕非依痣的面積大小而決定,而要視其深度,若組織深度較深,可能需要作到4~6次的雷射治療,建議1個月治療一次。
▎雷射除痣術後保養
1、人工皮更換方式:除痣後數小時,傷口部位可能會出血,此為正常現象。術後會於傷口部位貼上人工皮,人工皮會吸收滲出之血液及組織液,待人工皮吸收快滿之際,則需更換。術後前3天可常更換人工皮(組織液吸收快滿時即可更換),之後2~3天盡量不要更換,以免影響傷口癒合。更換時請以消毒過的棉棒,煮過的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,清潔後再將傷口及周圍擦乾,再貼上適當大小的人工皮即可。
2、勿自行摳抓結痂:部分客人會有結痂,請勿自行摳抓剔除。
3、做好防曬工作:治療後務必要徹底做好防曬動作!外出前半小時應塗抹防曬產品,待在室內仍須補擦一次,室外則每2小時補擦一次。可選擇同時具有防止曬黑(抗UVA)、曬傷(抗UVB)成份的防曬產品。
▎點痣雷射與傳統點痣方法比較
傳統點痣:透過腐蝕性的化學藥水溶解治療部位,雖點痣費用較便宜,但無法知道深度,對於較深的痣,可能無法完全去除,容易留下疤痕,較容易有發炎感染風險。
電燒除痣:電流產生的熱量會燒灼皮膚,對痣產生破壞較廣,痣旁皮膚可能會被波及有焦炭痂皮形成,疼痛感明顯且易留下疤痕。
二氧化碳雷射:對痣產生破壞,破壞較廣,痣旁皮膚可能會被波及有焦炭痂皮形成,疼痛感明顯且易留下疤痕。手術後發生紅腫的時間會維持很久,平均要二到四個月,而且膚色較深的人發生色素沉著或是色素退化的機會較高。
鉺雅克雷射:能透過雷射直接將痣細胞汽化,將肉眼看到的痣細胞打掉,以有效去除組織,但因痣的深度無法由肉眼探測,需多次的治療。傷口只要確實做好護理和防曬,就不會留下疤痕。
|
|